耿獻軍負責保潔的廁所區(qū)域靠近世博園6號門出入口。每天在上午開園和晚上出園的高峰期,就有大量的客流從這里出入。雖然任務繁重,但他并沒有一絲怨言,“這是本職工作,雖然辛苦點兒,能為上海世博出一份力,我們也高興。”
在進入世博園工作之前,耿獻軍是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在他的眼中,人們文明如廁的意識,隨著世博會的進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不文明表現(xiàn)也少多了。“不文明的只有萬分之幾的幾率了!”耿獻軍說。
文明是從點滴做起的
有人說,廁所是一個城市文明的窗口。在全球城市加速化發(fā)展的今天,公共廁所的舒適與否,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物質(zhì)文明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其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總體水平的體現(xiàn),直接反映著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
路遇公廁,掩鼻而過;進入公廁,眉頭緊鎖。這在不少地方仍然是常見的現(xiàn)象。然而在世博園里的公廁,卻很少遇見這樣的情景。讓人皺眉的“尷尬之地”在上海世博園正變?yōu)槭孢m的“方便之所”。
世博園里,文明的進步來自點滴。世博園廁所從設計之初就將“如廁文明”考慮其中。在許多地方,很多公廁的男廁所都有提示:“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而如今在世博園的所有公廁里,卻不見這個讓人尷尬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