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探親潮肇始的兩岸交流不斷擴大,2008年12月“三通”實現,“一日生活圈”的形成使兩岸親人間得以常來常往。現在,胡宗彝每年都回老家住上兩個月,徐兆麟在臺灣的晚輩也常來北京看望他。
兩岸探親的主調也從大江大海般的沉痛與悲傷,變成常回家看看的輕松與愉悅。
2012年秋天,一個由臺灣丈夫、大陸妻子和6歲可愛女兒組成的家庭搬進了新居,開始在北京第七年的生活。
“她是我在墨爾本認識的第一個人。語言中心入學考試,她坐在我旁邊,我還跟她借橡皮。”臺灣設計師楊尊杰說起和北京姑娘張明的相識,笑得開懷。
2005年,兩人回到北京登記結婚,很快有了愛的結晶,一家人其樂融融。“北京是我的家,當然也會想念臺北的家。現在方便了,我每年都帶她們回臺灣住上些日子。”丈夫話音剛落,妻子接茬說:“我和女兒都很喜歡臺灣!”
這兩年,兩岸探親人潮中又新加入了一個群體。隨著大陸企業赴臺投資,一批大陸員工常駐臺灣。
因為工作,東方航空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周瑩連著在臺北過了三個春節。“前兩年,我們組織個聯歡會就算過年了。”她說,“今年不同,陸企職員家屬可以來臺探親了,我們把親人接來臺灣團聚,年過得熱鬧,不再孤單了。”(記者陳鍵興 陳斌華 任珂)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