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國資深公益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國家民政部已經通過了首批13家慈善互聯網募捐平臺。不過,她認為,微信打賞的方式,不是直接進入受捐人的賬號,現在屬于監管的“灰色地帶”。
這位資深的公益人告訴記者,在微信公號里打賞的行為屬于個人對個人的贈予,不算是“捐贈”,“捐贈是有法律定義的行為,捐贈給公益機構是有票據,可以免稅的,進入到公益成為公眾財產一般就不可逆�!彼嬖V記者,對于個人求助募捐的問題,原則上屬于個體之間的民事法律行為,與有組織進行的慈善活動有相當的區別。
她告訴記者,《慈善法》規定個人不可以公開募捐,但是并未禁止個人求助。她表示,現在受到民政部認可的13家平臺都是有著成熟的機制,受助者的項目是有反饋,是可以追責�!暗魺o正當理由,贈與是不能隨意撤銷的。所以,針對個人求助者的贈與,以及可能發生的風險,捐贈人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謹慎行事,做好求證與監督,爭取多方核實驗證其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并要求對方公開贈款的使用情況及相關的證明材料�!�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