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18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將于6月下旬訪問臺灣,這將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又一重大歷史性事件,兩岸關系也必將由此展開新的篇章。文章摘編如下:
今年以來的兩岸關系發展,展現出不同以往的特點。年初以來,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持續良性互動,增進政治互信,在此基礎上,2月11日,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首次訪問大陸,兩岸關系實現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雙方兩岸事務部門領導人的會面,建立起國臺辦與陸委會之間的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這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奠定了極為重要的基礎,創造了更上層樓的有利條件。在“張王會”上,王郁琦主委邀請張志軍主任訪臺,而張志軍也同意于今年適當時機訪問臺灣。雙方部門領導人如能實現互訪,對于兩岸關系穩定發展,不僅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義,而且對于持續增進兩岸互信,拓展并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兩岸關系發展水平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間,臺灣島內政治環境急轉直下。“太陽花學運”與“反核”運動接踵而至,藍綠政治斗爭不斷激化,島內民粹政治橫行,“恐中反中”情緒在臺灣社會廣為蔓延,“公民運動”不斷發酵,對臺灣政局造成了嚴重沖擊,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損害。特別是民進黨借由島內政治運動,將“仇中反陸”的政治操作不斷擴大,謀取政治利益。兩岸服貿協議也因民進黨的百般阻撓,至今仍擱置在臺“立法院”。
而眼下,臺“立法院”臨時會又將重啟服貿議題,新上任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摩拳擦掌,誓言要在“立法院”臨時會發動激烈斗爭,顯示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并沒有放棄既有立場,藍綠雙方在兩岸議題上仍存有嚴重分歧與對立,而這些將直接影響到兩岸服貿協議過關,以及ECFA后續協商談判的具體進程。民進黨兩岸政策不僅對國民黨施政造成巨大壓力,對兩岸關系的進一步發展也構成了嚴重阻力。更為重要的是,藍綠對峙與政治斗爭,將會隨著年底“七合一”縣市選舉的不斷迫近,日趨激烈至白熱化,這些都會對兩岸關系大局構成影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將不斷增多。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