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診所出現有必然性,但不代表有合理性。尤其是黑診所惡劣的就醫環境,更可能損害百姓的健康。鏟除黑診所,要做到治標與治本相結合。所謂治標,就是要繼續堅決取締已有的黑診所,打擊非法行醫。目前亟須從查處中發現的難點入手,提高打擊的精準度。
比如,據衛生執法人員說,在長期與執法部門的“斗爭”中,黑診所隱藏得越來越深,現在很多黑診所只有一間小門面房,門牌上甚至標成糖果屋之類的,如果鎖著門,從外觀上根本無法辨別是居民住所還是黑診所。又比如,現場檢查時只能沒收藥品器械,罰款也只能是幾十元,被檢查一次損失最多幾百元;而且很多黑診所醫生遇到檢查就人去屋空,避而不見,衛生執法人員無法強制獲得其身份信息。針對這些問題,當地衛生、工商包括公安部門可以成立聯合工作組,拿出有效方案。
在大力治標的同時,相關部門更應把眼光放長遠,多種方式提高基層醫療的有效供給,將其作為鏟除黑診所的治本之策。一方面,要加大正規基層醫療機構和單位的鋪設范圍,解決數量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正如魚化寨村一位居民所說,住在魚化寨的基本都是打工族,有病舍不得去大醫院,所以黑診所生意很好。這說明,還要找準費用高的命門所在,降低醫療門檻。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深刻認識到,全民健康,基礎在基層;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基層是重點。只有切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高基層醫療有效供給,充分發揮兜底作用,才能鏟除黑診所的生存土壤,促進“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真正實現。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