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云水謠》劇照。資料照片
互惠雙贏的新愿景
就在金馬獎頒獎典禮后幾日,大陸又推出了促進兩岸影視界合作的新措施,一是廣電部門承諾加快合拍劇審批速度,推動中央電視臺開辟固定時段定期播出兩岸合拍劇;二是鼓勵和推動大陸相關影視機構增加引進臺灣電視劇;三是繼續歡迎臺灣演藝人員到大陸發展。消息傳到島內,臺灣影視界人士對此給予積極評價,認為這些措施為臺灣業界開拓大陸市場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兩岸影視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岸民眾的了解與感情。
臺灣中華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汪威江認為,電視劇交流合作為增進兩岸民眾的溝通、了解和情感聯系架設了橋梁,對推動兩岸關系良性發展有著巨大的助益。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麗惠表示,影視交流是讓兩岸人民相互了解、增加認同的最好方式之一,大陸方面出臺相關措施令人感到高興。她表示,兩岸加強影視交流合作是大趨勢,大陸方面的相關措施有利于兩岸合作雙方提高制播效率,對兩岸業界不斷推進雙贏互動具有積極影響。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2008年廣電總局對兩岸合拍劇“松綁”后,審批時程縮短了4個月時間,大約2個月就可通過。現在承諾繼續加快審批速度,未來可能1個月甚至半個月就會有結果,相當于臺灣劇獲得與大陸劇一樣的待遇。對于大陸廣電主管部門承諾將加快合拍劇審批速度,汪威江認為此舉將提高合拍劇的運作時效,有利于增強兩岸業界的合作意愿。目前大多拍攝大陸國產劇的資深制作人阮虔芷說,當初她選擇做國產劇,就是因為報批合拍劇實在太麻煩,“臺港主創人員限制5人,制作人和導演扣掉兩位臺灣人,只能用3位臺灣藝人,對制作方來說不可能會用非一線的藝人。”她認為,假如大陸加快審批速度,會讓島內更多二、三線藝人有機會到大陸發展,“這是我最看好的地方。”
在看到兩岸影視合作新愿景的同時,島內業界人士也提醒“質量是關鍵”。有“臺灣偶像劇教母”之稱的柴智屏制作過《轉角遇到愛》和《呼叫大明星》等多部合拍劇,她認為大陸新舉措固然有助于兩岸影視文化互動,但必須先檢視臺灣電視劇本身的條件,做出優質產品才是讓大陸衛視等客戶多購買的首要條件。她說,若讓大陸觀眾覺得看合拍劇不如純陸劇有味道,反而會加速對這項政策的否定,因此作品要夠好,這種政策才有意義。汪威江也認為,大陸方面“鼓勵和推動大陸相關影視機構增加引進臺灣電視劇”,對臺灣影視制作業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接下來就要看臺灣業者能否制作出更加優質的節目。(記者 吳亞明 孫立極)
[責任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