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打假"山雨欲來" 淘寶等C2C平臺成重災區
時間:2009-02-12 11:01 來源:Z--中國經濟網--南方網
無奈
在我國,雖然品牌廠商對網絡售假的訴訟還沒有蔓延到C2C平臺本身,但是隨著網購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C2C平臺已經開始面臨更多的壓力。
艾瑞咨詢2月10日發布的《2008年度網購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網購市場的年交易額第一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200億元,同比增長128.5%。其中淘寶網2008年交易額為999.6億元,占網購市場80%市場。
在上述某品牌市場部經理看來,淘寶等購物平臺已經有了足夠的影響力,“他們應該更主動地凈化自身的網絡平臺,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不過,曹飛認為,并不能將假貨問題的責任完全推倒電子商務平臺上。“如果執法部門和廠商能完全杜絕線下渠道的假貨,那么網上肯定也不會有假貨。”
對此,淘寶新聞發言人盧維興表示,目前淘寶網上有機器排查、人工排查、舉報等多種措施打擊假貨。他同時強調,“如果是品牌持有者發來公函,并提供相關證明文件,淘寶網立即對相關商品下架處理,然后再詢問賣家,跟進處理。”
但盧維興也表達了他的無奈,面對每天海量的商品,要完全杜絕每一款假貨也不是單憑平臺方的力量能做到的。而易趣與百度有啊也表示一直重視假貨問題,都有相應的措施維持正常的購物秩序。
曹飛說,“C2C相當于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買賣雙方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假貨能有生存的空間,與部分買家也有關系。”
小王告訴記者,包括她在內很大一部分網購人群都有撿便宜的心態,一些明顯有問題的商品還去買,“一種是不懂,以為真是特殊渠道流出來的便宜貨。還有一種就是明知是假貨,但因為正品太貴,所以只好買個仿制的。”
“就像北京的秀水街,上海的七浦路有很多人逛一樣。”小王說,“C2C平臺就是因為它的多樣化,能滿足不同的需求,所以才有這么高的人氣。”
影響
在此次北京的案例之前,各地工商部門也一直都有對網上售假的打擊行動。如去年8月,福州倉山工商局就查處了一家在淘寶上銷售假冒匡威產品的網店,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涉案金額達110多萬元。
曹飛認為,伴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假貨問題一直都有,也一直都在促進解決。“如果現在有關部門真的開始狠打,這其實也是淘寶愿意看到的結果。因為不小心買到假貨的買家除了投訴賣家,也會來指責淘寶。”
事實上,由于B2C購物網站存在假貨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售后也相對較好,部分領域的網購人群開始傾向于選擇B2C平臺。
“比如買數碼產品的話,京東就不錯。”小王說,“不過還是要看具體的產品,淘寶上有些信譽好的店并不比B2C差,但要花時間去找和辨別。如果淘寶上杜絕了假貨,這種顧慮就少多了。”
據一位B2C網站人士稱,網絡售假問題可能會成為今年3·15消費者維權日重點關注的話題。據悉,目前我國對網店的監管主要還是由C2C平臺服務商來負責,各大平臺的普遍做法是驗證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銀行卡等),同時建設誠信系統,防止詐騙現象發生。
之前浙江工商等部門出臺的關于網上開店的意見也都默認了這一做法。不過,要徹底解決網上售假問題,單憑電子商務平臺的力量顯然不夠。“肯定是自上而下的推動,最后需要發動平臺商來配合執行。”曹飛說。
編輯:邵磌